赵性泉

赵性泉,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党支部书记,血管神经病学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个人介绍:

赵性泉教授现以第一/通讯作者在行业顶级杂志等发表SCI论文60余篇,影响因子240余分,并参与编写多部教材、学术著作、国家诊疗规范和指南等。获得实用新型专利7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2完成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当选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登峰”人才计划等。201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国家人社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赵性泉教授长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卒中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副总编辑,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副主编等。

专业擅长:

赵性泉主任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眩晕、脑血管病社区流行病学、神经重症等领域的研究,在临床、基础与转化医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自然基金项目资助下首次系统研究了中国脑出血患者临床特征、治疗现状及预后;建立社区脑卒中预防与干预平台;开发脑血管病临床信息与样本资源库;首次提出"点样征"对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建立脑出血急性期一站式多模式CT应用规范流程;合作建立开滦10万健康人群队列。并验证脑血管病新型危险因素。创立中国首家卒中单元和卒中单元数字化管理系统。对该领域的学术进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学术影响力。

研究成果:

1989以来,赵性泉教授一直致力于神经内科工作,组织建立北京天坛医院卒中及缺血性卒中溶栓绿色通道,协助建立中国首家卒中单元和卒中单元数字化管理系统,担任卒中单元执行主任。通过中国卒中中心培训建设项目为全国各地医院培训,并多次参加全国巡讲工作,指导并协助北京、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等省市建立卒中单元10余家,极大提高了当地脑血管病治疗水平。为脑血管病的规范诊治开创了新局面。赵教授主持并辅助组织多项省部级课题,内容主要涉及脑卒中一级预防、诊断、病因及发病机制分型、规范治疗、康复计划、脑卒中登记系统、远程救治等方面,促成了北京市脑血管病急救中心创建工作。2010年,建立开滦多血管床研究队列,开发缺血性卒中病早期发病预警模型,为脑卒中社区早期预防提供依据。2012年在北京市小汤山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管理体系,培训社区脑卒中一级预防队伍,提高社区居民对脑卒中的疾病认识和自我干预能力,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